
數寄屋建築風格的「大和屋本店」。

入口玄關。

沐浴在柔和的櫻花瓣燈光下,一邊欣賞窗外的綠意,令人格外放鬆。

挑選合意的浴衣花色。

除了能劇、狂言等傳統藝術表演外,也可預約旅館的能舞台舉行婚禮。

珈琲廳「花筐」。

陳列歷代有關道後溫泉的傳說。

一只只可愛的小竹簍,增添走去道後溫泉本館泡湯的趣味。

應有盡有的備品,供住客節度便用。

數寄屋風格的和室客房。


除了日式煎茶外,還有包裝饒富興味的少爺珈琲呢!

能舞台「千壽殿」。

旅館準備了各種面具、扇子、和傘,以供住客變身。


以柏木打造的能舞台「千壽殿」,位在4樓宴會廳的戶外空間。

趁著四下無人,就來體驗僅限住客的能舞台「千壽殿」吧!




湯屋外的「大和屋台」,備置了濃烈不等的日本酒和古早味糖果,充滿復古的風情!




梯間使用「聚楽壁」的塗層,呼應旅館的悠久歷史。

一樓賣店門口的機器人,正盡職的招呼客人呢!

可以坐看日式庭園的大廳。



晚餐位在4樓的料亭「桜川」。預約的個室是「更紗」。

順著会席料理菜單,品嘗一道道美味的佳餚~











夜幕中的能舞台,已點燃熊熊篝火。

即使小小的足下照明,都能讓人感受到旅館細膩的待客之道。

餐後散散步助消化,同時走訪溫泉地的美麗夜景。

沿著「湯神社」的鳥居往上走~

從高處視野欣賞道後溫泉本館。



「空の散歩道」是位在道後溫泉本館南側冠山上的展望遊覽步道。


「空の散歩道」設置了足湯,供遊客一面泡湯,一面俯瞰道後街區。

「道後溫泉本館」。

俯瞰「道後振鷺亭」遊客服務中心。

面對道後溫泉本館的居酒屋。

「少爺足湯珈琲」。

道後溫泉本館斜前方的少爺廣場,正有一場「Black Light Art」燈光表演。

白天與一般小型廣無異,入夜後就成為動態藝術展演的場地。

隨著音樂起舞的不死鳥-「鳳凰」。


道後溫泉本館整修期間的外層防水帳篷,出自藝術家大竹伸朗的創作「熱景」,這項公共藝術配合工程進度,展期將達三年之久。

「道後振鷺亭」遊客服務中心。

「道後商店街」。

商店街一側是電影《湯道》的宣傳海報;另一側則令人不禁莞爾。

山茶花標誌的「椿の湯」,是深受在地市民喜愛的大眾浴場。



點燈後的「飛鳥乃湯泉」。


塔樓上的白鷺,在黑夜中更加醒目。


「蜷川實花」的花卉藝術創作,為「飛鳥乃湯泉」增添一層神祕朦朧的美感。






這才仔細看到商店街上方的招牌,分別是白鷺和道後溫泉的標誌。








愛媛縣的特產-蜜柑。

「道後温泉駅」。

夜晚的「少爺機關鐘」,更能表現出人物的細節。




散步一圈後,回到下榻的「大和屋本店」。


打獵帶回的宵夜零食。


道後温泉區的清晨。





朝食會場位在2樓的「大和の間」。


少爺列車的餐台上,滿載瀨戶內海的時令食材,如:鮭魚卵、鯛魚、鮪魚等。


享用豐盛的早餐後,就要揮別「大和屋本店」,今晚將轉住另一家溫泉旅館-「ふなや」。

(Pentax K-3 + DA18-270mm & K-1 + FA*85mm/f1.4 & Fujifilm X-E1 + XF18-55mm jpg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