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道後溫泉到松山繁華市區,最適合旅人的交通工具非路面電車莫屬。

3號和5號線均往返於道後溫泉~大街道。

進站中的伊予鉄道モハ50型54號電車,是1953年出廠的老爺車。

前方駛來一列年輕氣盛的モハ5000型低底盤電車,出廠年份約在2017 ~2022年之間。

決定搭乘這列1963年出廠的モハ50型70號電車前往「大街道」。



松山市真不愧是著名的文學之城,連電車上都設置俳句信箱。

喜歡車廂實木地板的歷史感~



電車停靠在熱鬧的「大街道駅」,就此道別~


「大街道商店街」全長483公尺,早在大正時代初期,就是松山市首屈一指的購物區了。

這列1964年出廠的モハ2000型電車,原隸屬於京都市交通局,1977年將同類型其中5輛轉移給伊予鉄道,其餘電車則予報廢,能在街頭捕捉到他的身影,實屬難得。

跟著指標走準沒錯~


入口處的「萬翠莊管理人舎」。

建於1922年的「萬翠莊管理人舎」,與萬翠莊同樣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。

俳人柳原極堂的句碑「城山や筍のびし垣の上」。

「夏目漱石の書簡碑」。

「愛松亭」藏身在鬱鬱蔥蔥的林間,曾是夏目漱石被派任到愛媛縣擔任教師時,最初的落腳之處,現今成了「漱石珈琲店」,可惜今天並未營業。



「漱石珈琲店」的露台座位區,想像一下坐在竹林中啜飲珈琲的愜意~


像火柴盒般的少爺列車。





電影場景中的豪宅矗立眼前~

傳承大正浪漫的「萬翠莊」。

入口大廳,沿襲希臘科林斯柱式的建築風格。

昔日曾是社交晚宴的餐廳,而今成為舉辦繪畫、書法、演奏會、展覽等活動的場地。

久松定謨伯爵長期派駐法國,一、二樓之間的大型彩繪玻璃,似乎呈現他往返日本和法國之間的行旅記憶。此外,「萬翠莊」整棟建築的木工,包括中央樓梯的扶手,均採用名貴的柚木打造。

二樓這間展覽室介紹「萬翠莊」的主要人物背景與建築特色。


2022年電影《巴斯克維爾的獵犬 夏洛克劇場版》就曾在「萬翠莊」取景。




二樓名為「藝軒室」的接待室,牆上掛著兩幅肖像,左邊是昭和天皇21歲時的肖像,右邊是昭和天皇70歲時的肖像。

「愚陀仏庵」的模型中,坐在樓上的夏目漱石。

回頭再感受一下「萬翠莊」左右不對稱的獨特美感~

「萬翠莊」的庫房。

沿著庭園小徑前往下一個景點~

出現一棟與「萬翠莊」截然不同風格的建築物。

這棟地上四層、地下一層的建築,正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所設計,在2006年竣工的「坂の上の雲」。

司馬遼太郎的著作「坂の上の雲」,以順著坡路上升的行雲,象徵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奮發圖強的氣魄。


建築西側的玻璃帷幕映照出城山的綠意,打造市民舒心的生活空間。



二樓舉辦活動的大廳。

每層樓都以對角線連接。


二樓的開放式圖書館。

曾參與日俄戰爭的裝甲巡洋艦「春日」。

博物館每一層樓都由連續的斜坡相連。

通往四樓的空中樓梯。

從側面看,倒是很像小時候的溜滑梯。特別的是完全懸空,沒有支撐的柱子。


牆上描繪一百多年前道後溫泉的春色爛漫。

走在清水模的室內空間,仍可覺察午後光影的游移。


「坂の上の雲」的主角之一:「正岡子規」。

「坂の上の雲」的建築物由兩個重疊的三角形所組成。

重現「正岡子規」卧病時的餐食。

走在綠意相連的坂上,即使豔陽高照也倍感涼爽!


安藤忠雄的建築設計魅力,如同這道耀眼光芒,令人驚艷!

三越百貨就位在「大街道商店街」的玄關位置。

辦公大樓收藏1929年的福特敞篷車做為裝飾。

穹頂可自動開合的「大街道」步行街。

「大街道商店街」的地面好似一頁頁旅遊導覽。


已過中飯時間,不如到三越百貨的美食街覓食吧!

午後的美食街餐廳多已休息。

只好買個燒肉便當墊墊肚子!

次日早上順道再訪「大街道」,此時可買到小農自種的新鮮蔬果。

還沒開店前的街道,就是旅人的遊樂園~


商店街內也有一家少爺珈琲。

珈琲店停放了擬真的少爺列車,用以招倈客人。

大街道曾是「映画の街」。

拱廊上的鐘聲正好響起~

過個馬路就是長約600公尺的「銀天街」拱廊商店街。


回程同樣啟動搭電車、拍電車的旅遊模式,慢慢晃回道後溫泉吧!





(Pentax K-3 + DA18-270mm & Fujifilm X-E1 + XF18-55mm jpg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