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宇治「平等院」拜觀後,距離晚上的重頭戲還有一段時間,遂提前在烏丸御池下車。

御池通兩旁的行道樹,在午後陽光下熠熠生輝。


踩著御池通乍落的秋葉,深刻感受金秋似錦。




拐進小巷,找到「福井徳製畳店」,特地來物色些職人的手作工藝品。


高倉通的町屋,華麗轉身為特色小店。

另一邊則是「京都文化博物館」。


轉角的「分銅屋足袋」,讓人彷彿走進時光隧道。



從靜謐的小巷繞進熱鬧的寺町通。

「寺町京極商店街」內約有180家店舖,店招設計整齊劃一。



商店街出口的「染殿地藏院」,主要祈願守護安產。

彼處傳來濃郁的焦香味,過去瞧瞧吧~

原來是糖炒天津甘栗!買些來嚐嚐~ 利索又復古的包裝方式,讓人十分驚艷。

沿著四條通散步,享受午後的陽光。

白天的「先斗町」,不若夜晚的繁華熱鬧。


從「四條大橋」俯瞰鴨川的秋日景致。






矗立在鴨川旁的「南座」。

趁開演前,先就近祭祭五臟廟吧~

從「南座」側門步上二樓的「なだ万」,這是一家創業195年日本料理老舖。


非用餐時間,果然享有安靜清幽的福利。

面對黃葉窗景的座位。

必點招牌的稻庭烏冬冷麵。

合鴨九條蔥稻庭烏冬湯麵。

被指定為國家有形文化財的「南座」,地上4樓地下1樓,共有1,082席座位。

舞台上的帷幕-「赤地草花連紋」,由聖護院八橋所捐贈,緞帳上描繪鳶尾花、菊花..等圖案,讓「南座」的舞台更顯雍容華麗。
今天觀賞的《元祿忠臣藏 仙石屋敷》,於下午4:00開演,是松竹創業130週年「吉例顔見世興行 東西合同大歌舞伎」的劇目之一,描述日本江戶時代元祿年間,赤穗藩家臣47人為主君報仇的事件,由仁左衛門擔綱演出。

演出時間約70分鐘,結束後逛逛「南座」的場內賣店。



大廳堆滿粉絲致贈給歌舞伎要角的「竹馬」,類似一般表演的祝賀花籃。

通往劇場座位區的側門,頗具歌舞伎傳統色彩。





所謂內行的看門道,這次歌舞伎初體驗,就當作踏進日本傳統文化的試金石吧!



「南座」每年12月舉辦「吉例顔見世興行」(註:〝吉例〞是指可喜可賀之事;〝顏見世〞意指卡司發佈;〝興行〞意為演出。此時劇場大門上方會掛起「まねき」,以傳統字體在木牌上書寫歌舞伎役者的名字,極具歷史感。下方的圖繪則是本次開演的劇目。



我們這場《元祿忠臣藏 仙石屋敷》之後,還有三個場次的劇目即將開演。


夜間燈火輝煌的「南座」。

南座對街的「菊水西餐廳」,是1916年創業至今的老店。



「新京極商店街」。

四條通夜景。


祗園町南側的「仲源寺」,主殿供奉千手觀音坐像。


以京漬物聞名的「西利」。



「茶寮都路里 祇園本店」。


以大量的竹製茶筅做為店內裝飾。


都路里善哉套餐。

特選都路里抹茶聖代。


一樓店面陳列的超大竹製茶筅。

京銘菓「栗阿彌」。

「八坂神社」前車流不斷。


「八坂神社」旁的「柚子屋旅館」,今晚的夜遊行程就在此告一段落。


經過一天的勞頓,最適合到錢湯洗去一身的疲憊了!距離旅館不遠的「日の出湯」就是上上之選囉~

(Pentax K-1 + FA31mm/f1.8 LE & Pentax K-3 + DA55-300mm PLM & Fujifilm X-E1 + XF18-55mm jpg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