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世界遺產彌足珍貴,「延曆寺」自備消防車隨時待命。

「延曆寺會館」旁的地藏菩薩石像。

「延曆寺會館」位在東塔盡頭,提供宿坊、精進料理、修行體驗等多方位服務。




會館內的「望湖餐廳」,擁有俯瞰滋賀市景與琵琶湖景的絕佳視野。



今天午膳的精進料理選擇豆腐丼和烏龍麵套餐,真是美味極了。



餐後再到「靈峰喫茶處」,先依出生干支選定個人的守護梵字。

梵字咖啡/抹茶拿鐵登場~

牆上這幅想必是疫情時期的作品。

抄寫經文的座位區。



「延曆寺會館」的沈靜窗景,值得細細品味~



會館內炯炯有神的巨幅飛龍壁畫。




「栃木竜泉寺完歩記念碑」。自1977年開始的巡禮活動,參加者從足利步行至終點比叡山,全程700公里,「我が道を行く(走自己的路)」象徵追從傳教大師東巡的足跡。


大正時代建造的「大書院」。

爬上長長的石階,上面就是延曆寺的山門-「文殊樓」。

「国連平和の鐘」。

「文殊樓」仿照中國五台山的文殊菩薩堂所建,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。




「比叡」

「傳教」

「大黑堂」據傳是傳教大師最澄登上比叡山,感應大黑天的所在,是日本大黑天信仰的發祥地。


下方就是大改修的「根本中堂」了。


「根本中堂」是延曆寺的正殿,延曆寺原名「一乘止觀院」,於西元788年由傳教大師最澄所創建。

根本中堂的「迴廊」,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。

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根本中堂正在進行為期10年的大改修,但內部仍正常開放,進入大門後禁止攝影與使用手機,堂內樑柱間瀰漫著薄薄的煙霧,內陣供奉本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立像,佛龕前的吊燈籠內隱約可見1200年來不滅的法燈,感覺莊嚴靜懿而充滿能量,唯有親身體會而難以言傳。
根本中堂內部請點閱官網製作的影片。

位在坡道上方的「萬拝堂」,恭迎諸佛至此,祈願世界和平。

可以順時鐘方向轉經輪一圈。

「忠恕」二字,是比叡山延曆寺令和6年的代表詞彙。

豎立在「根本中堂」前的「宮澤賢治歌碑」。


「傳教大師」塑像。



「開運の鐘」。

「大講堂」原為山麓坂本的讚佛堂,1964年搬移至此。


「諸善奉行塔」。

順著陡階上行。

位在高處的「阿弥陀堂」,供奉阿彌陀如来。


傳教大師最澄計劃在全國各地建造六座寶塔保護日本,「法華總持院東塔」就是其中的核心寶塔,東塔上層保存了佛舍利及法華經。

「法華總持院東塔」後方的建築群。


位在東塔和西塔之間的「山王院」。

時間不早了,趕緊快步向西塔方向走去。

走在寧靜的山徑,浸淫宗教聖地的能量氣場,洗滌桎梏已久的身心靈。

「淨土院」。


「箕淵弁財天」。


前往西塔寺院的參道。

紅色迴廊連接左邊的「常行堂」與右邊的「法華堂」。

「釋迦牟尼佛」石像。

西塔的主殿-「釋迦堂」,是延歷寺現存最古老的建築。

顧名思義「釋迦堂」供奉釋迦如來,趕在閉堂前入內參拜。

「止觀道場」。

不若平地的紅葉見頃,比叡山已落葉滿地了。

等待每半小時一班的接駁公車。

公車轉彎之際,隱約一瞥暮光中的滋賀琵琶湖。

比叡山頂變化萬千的漸層色溫。

走往「比叡山山頂站」。



搭上叡山空中纜車,隨著高度下降,四周景物也愈顯黯淡。

回到溫暖的「比叡纜車站」。


再搭乘叡山纜車下山。

一路觀賞日夜迥異的紅葉美景。





緩緩駛進「八瀨纜車站」。





轉往「八瀨比叡山口駅」,搭上叡山電車,「比叡山一日遊通票」就到此功成身退囉~





(Pentax K-1 + FA31mm/f1.8 LE & Pentax K-3 + DA55-300mm PLM & Fujifilm X-E1 + XF18-55mm jpg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