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離開「祐齋亭」後,沿路順遊同樣紅葉見頃的「嵐山公園」。










「竹林小徑」內的人潮雜沓,還是避而遠之吧!

觀光小火車「トロッコ嵐山駅」前的紅葉,在陽光下綻放迷人的色彩。




在此稍作停留,感受「小倉池」的侘寂之美。




踏進「常寂光寺」,紅葉拜觀就此開始囉~





「仁王門」的牆上,掛著信徒捐贈的草鞋。


時值紅葉季節,「仁王門」內的參道石階,吸引蜂擁遊客在此駐足賞楓。

茅草覆蓋的「仁王門」,在紅葉的襯托下更顯古樸。





建於16世紀的「本堂」,上方的扁額寫著:「御祈祷處」。


本殿鬼瓦。

本堂前庭的石燈籠。

本堂緣側前的景致。


1642年建造的「鐘樓」。

1973年重新鑄造的新鐘。







主殿後方的池泉鑑賞式庭園。






五層石塔。



「妙見堂」後方的蔥綠竹林,與色彩繽紛的紅葉,在視覺上恰成強烈的對比。



黃葉簇擁下的「多寶塔」,建於1620年,被列為重要文化遺產。



「開山堂」。

「多寶塔」高12公尺,霊元上皇勅額「並尊閣」。

從「常寂光寺」高處,可以俯瞰嵯峨野的全景。

平安時代貞信公的歌碑。


「常寂光寺」境內遍植的200多棵紅葉,真是令人大飽眼福啊~ 我們馬不停蹄,緊接著將順遊附近的「二尊院」。

(Pentax K-1 + FA31mm/f1.8 LE & Pentax K-3 + DA55-300mm PLM & Fujifilm X-E1 + XF18-55mm jpg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