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JR廣島駅搭乘山陽本線到「宮島口駅」。

站前地下通道陳列與嚴島神社相關的作品,如:嚴島神社供奉的「宗像三女神」(市杵島姬命、田心姬命、湍津姬命)畫像。

嚴島神社的神樂。

嚴島神社著名的大鳥居、鹿群和紅葉。

經過路面電車「広電宮島口駅」,過個馬路就是渡輪站了!

宮島傳統舞樂表演者蘭陵王的雕像,就豎立在渡輪站前的舞台。

兩層樓的渡輪站,內部設有觀光案內所和餐廳。

停靠在碼頭的渡輪是JR西日本經營的「宮島丸」。

這一艘則是広電經營的「宮島松大汽船」。



船艙廣告令人看了食指大動。

航程僅短短10多分鐘,把握稍縱即逝的美景~

廣島灣擁有養殖牡蠣的良好條件(潮汐、浮游生物..)。

矗立在海上的紅色大鳥居愈來愈近…



不一會兒就停靠宮島棧橋了。



野生小鹿大喇喇地穿越車道。


跟奈良小鹿相比,這裡的鹿可溫馴多了~

看門鹿!

沿著海邊的沙灘漫步,這可是退潮時刻才能享受的浪漫!




表参道的「御笠浜石鳥居」。



趕在漲潮前近距離感受「大鳥居」的非凡氣勢~

「大鳥居」高約16公尺,重達60噸,以兩根天然樟木製成的主柱和四根袖柱作為支撐,是日本最高、最大的木造鳥居,在1899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。面海的牌匾篆刻「嚴嶋神社」;面神社的牌匾刻的則是嚴島神社的古名「伊都崎島神社」。

「大鳥居」從2019年6月到2022年12月進行「令和大修理」的整建工作。很幸運能在大鳥居重新屹立海上,親臨感受宮島的精神象徵。

鳥居上方的笠木兩端各有漆金屬標誌,分別是「太陽」和「月亮」。

注意到了嗎?嚴島神社的入口處比其他神社多註記了當天的潮汐規模和時間。

到此正值退潮,可以清楚看到嚴島神社露出地基的潮間帶沙地。


「客神社本殿」。

「東迴廊」。

「客神社祓殿」。




「本社祓殿」和豐國神社的「五重塔」。

從嚴島神社的平舞台遠眺,大鳥居的柱底已經泡在海水裡了。

「嚴島神社灯籠」。

西迴廊似乎擠滿觀眾,正欣賞「能舞台」的演出,過去看看吧!

嚴島神社每年4月15日舉行社桃花祭;其後3天(4月16日至18日)則舉行桃花祭神能,很幸運地正好躬逢其盛,何不停下腳步體驗難得的表演。






西迴廊後方的「反橋」。

能劇結束後,西迴廊已空空蕩蕩了。

西迴廊出口。

「嚴島寶物館」收藏有刀劍、盔甲、能樂和舞蹈的服裝、繪畫等。

漲潮前的嚴島神社建築群。

距離嚴島神社約200公尺外的大鳥居,已迎來一波波潮水了。



跟著小鹿到表參道商店街散步吧!



大部分的食堂已早早打烊了,進去嚐嚐廣島的特產吧!

大顆肥美的牡蠣定食。

夕陽下的可愛小鹿。


表參道商店街後方的町家聚落。


郵便局前的「書狀集箱」,前不久才在倉敷見過。


夕陽西下時刻的寧靜海灣。



再度進入「御笠浜石鳥居」。

正好趕上以落日為背景的大鳥居!


在場遊客均屏氣凝神,注視著大鳥居後方的夕陽緩緩西下…

回頭再看看開始漲潮的神社建築群,不同於早先乾涸的景況,現在彷彿一座漂浮於水上的宮殿。




依依不捨揮別色溫變化中的大鳥居…



入夜後的表參道懸掛一盞盞燈籠,走在遊客散去後的街道,猶如回到昔時的宮島。



沒見過這麼おしゃれ的公廁(TOTO)吧?

「五重塔」。


遠眺水位更高的大鳥居。


這一趟宮島之行,不得不承認,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「嚴島神社」,果然值得一訪啊!

(Pentax K-3 + DA18-270mm & Pentax K-1 + FA*85mm/f1.4 & Fujifilm X-E1 + XF18-55mm jpg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