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嚴魂神社」(奧社)參拜後,從第1368級石階開始往下走。鳥居前的「卯花谷休憩所」供參拜者在攻頂前小歇。


輕鬆走回「白峰神社」。





繽紛多彩的聖代,教人不受誘惑也難!

循著指標走到500級石階附近的「神椿」,面對入口處琳瑯滿目的菜單,不禁食指大動!

「神椿」所有餐點均由東京銀座的「資生堂 Parlour」製作。

伴隨東方時尚藝術拾級而下。

餐廳門口設置的金色郵筒。

挑選大片落地窗前的安靜座位,背後是知名畫家田窪恭治,主導「琴平山再生計画」,以有田燒技術描繪金刀比羅宮的山茶花。



也可選擇坐在室外露台,享受森林清新的芬多精。



宥於今晚已預訂了溫泉旅館的懷石料理,下午茶只能淺嚐「神椿」的招牌甜點囉~
人氣No.1的「神椿聖代」,滿滿一杯包含抹茶冰淇淋、白玉、蕨餅、水果寒天..等;可愛的「五色豆宇治抹茶聖代」,甜點上均裝飾讃岐的傳統彩色菓子。

樹影隨風搖曳,為桌面、水杯勾勒美麗的線條。



心滿意足離開「神椿」,繼續探索其他景點~



掃海母艦「はやせ」主錨。

繁花似錦的四月天。

回到參道商店街。


來到琴平,千萬不要錯過這座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-「舊金毘羅大芝居」。

「舊金毘羅大芝居」每年4月舉辦的「四國金比羅歌舞伎大劇場」,總是吸引全國各地的歌舞伎粉絲前來朝聖。

「舊金毘羅大芝居」分為兩層,上層圍著柵欄的木製瞭望台稱為「櫓」,公演期間在此擊鼓或升起旗幟。


彎腰側身進入稱為「鼠木戶」的劇場入口。

進門後的內木戶,左右兩側各有一區寄放鞋履的「下足場」。




「礼場」內擺放知名的歌舞伎劇照。

保存相當完整的「舊金毘羅大芝居」,燈光效果下更凸顯劇場的華麗貴氣。


將500枝長竹竿用草繩綁成格子狀,做為特效使用的「葡萄架」和吊鋼絲的機關。


走到舞台佈景前,工作人員示意可以參觀後台喔!

終於有機會一睹舞台外的堂奧!

日文的「奈落」,就是舞台下方的地下室。

舞台後方的「床山部屋」,是歌舞伎演員梳化的地方。

二樓的窗台,「照明窗」以開關幅度來調整劇院內的光線。

一盞盞寫上演員家紋的燈籠-「顏見世提燈」

一樓的「平場」觀眾席。


「舊金毘羅大芝居」的全盛時期,旗幟都是「佐伯鶴之丸(佐伯家的家紋、圓形的鶴)」的紋章。


下方地面上有直徑7.3公尺的圓形「旋轉舞台」。


座位從右至左以平假名排序。

左右兩條長14公尺、寬度不等的演員通道稱為「花道」及「臨時花道」。在演員登場通過花道時,為演出增添不少戲劇效果。

「舊金毘羅大芝居」附近有幢古色古香的建築,趨前看看~




原來是可舉辦音樂會及社區活動的「琴平町公會堂」。



往下走到「琴平海洋博物館」,屋外展示1961年製造的焼玉発動機。

回到金毘羅街道,炙饅頭(灸まん)是熱門的伴手禮。


香川縣的烏龍麵也是遊客喜愛的平民美食。時候不早了,也該趕回今晚下榻的温泉 御宿「敷島館」~

(Pentax K-3 + DA18-270mm & K-1 + FA*85mm/f1.4 & Fujifilm X-E1 + XF18-55mm jpg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