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有失必有得,因為賞花人潮還沒報到,四月春初的京都多了幾分悠閒,正適合細細品味,坐上JR嵯峨野線,就從嵐山渡月開始說吧...
已經是第四回造訪京都了,依然感覺新鮮,早上的嵯峨野觀光鐵道還有空位,一眼就望見車站門口的感謝告示牌,日本民間對台灣的感恩比官方直接多了。
観光鉄道嵯峨駅前的「19世紀館」(19th Century Hall),優雅豪華的展示間,保存著日本國鐵D 51型及用於訓練的C 5698「若鷹号」蒸汽火車。
「嵯峨野観光鉄道」全長7.3公里,以東端的嵯峨駅為起站,沿途停靠嵐山駅、保津峡駅,至終點站亀岡駅約需23分鐘。
「嵯峨野観光鉄道」(トロッコ列車)沿用山陰本線舊線,於1991年正式運行。
列車共有5節車廂,全車使用木製座椅。
行經一座座隧道,復古造型的吊燈就派上用場了~
虹夕諾雅的迎賓小船。
橫跨保津川的鐵橋。
列車通過保津峡駅後,黑暗中突然一陣騷動…
赫然出現一位不速之客!原來是日本傳說中的妖怪-「酒呑童子」。透過與遊客的互動,讓短短的旅程嗨到最高點!
第5節 (リッチ号)是唯一的半開放車廂,回程就來體驗一趟吧~
通過窄小黑暗的隧道時,感覺更加刺激了!
保津峡駅月台上的銅鐘,隨著列車進站,開始演奏清亮的樂曲。
第5節 (リッチ号)車廂視野極佳,可以毫無阻隔地欣賞保津川沿岸風光。
嵐山駅附近最知名的古剎-「天龍寺」。
今天將在天龍寺的龍門亭,體驗「篩月」的精進料理。
選擇「雪」套餐(一汁五菜)。
幸好已提前訂位了!
膳房已大抵準備就緒。
貼心為長者安排桌椅。
源於禪宗的精進料理,透過時令蔬食達到心靈的自由。
就來感受精進料理的精神與自然的和諧吧~
天龍寺始建於1339年,方丈室由大方丈室與小方丈室(書院)所組成。
大方丈室是天龍寺規模最大的建築,除了寬闊的套廊外,往下還有一層護廊。
大方丈室全室舖上榻榻米。
大方丈室前的「曹源池」回游式庭園,是日本最早指定的歷史遺跡特別名勝。
在名庭欣賞早開的櫻花。
通過「硯石」,就是天龍寺北門了。
進入嵐山最熱門的竹林の小径。
「竹林小徑」從野宮神社通過天龍寺北門到大河內山莊,全程約400公尺,適合悠閒散步享受直上天際的綠意。